最近開始關心自己的螢幕色彩是否有一定水準的準度,就開始針對ICC 色彩設定的部分開始研究

 

雖然對於這個部分並沒有非常專業,但是透過簡單的比較,連我都可以明顯感受到那種差異

 

以下的照片,沒有經過修圖,直接用LR(LIGHTROOM)套用不同的ICC 設定檔轉檔輸出

 

這次採用四種ICC,分別有 sRGB、ADOBE RGB、FUJI以及 EW2420等四種。  

 

FUJI的部分是安裝S5 PRO 原廠軟體所附加的色彩管理檔

 

而EW2420 則是我的螢幕透過SPYDER 2 E版所校正出來的色彩管理檔

 

其餘兩種則是系統內建的

 

而以下四張照片如果用IE來看,應該都是一樣的顏色,建議可以採用Chrome 之類的瀏覽器來看會有明顯的差異,另外WIN 系統內建的看圖軟體也看不出差異。

 

 

第一張:ADOBE RGB

Adobe RGB icc.jpg

 

第二張:EW2420

EW2420.jpg

 

第三張:FUJI 1.8 ICC

FUJI 1.8 icc.jpg

 

第四張:sRGB

sRGB icc.jpg  

 

sRGB 是四張裡亮度最高的,比起ADOBE RGB會比較黃一點

ADOBE RGB 看起來對比低,比較不鮮艷的感覺

FUJI RGB 則是亮度低,曝光似乎有點不足半格

EW2420  膚色上似乎真的是四張裡最好的,但這是透過我螢幕所看到的,故不一定準


那這四種哪一種顏色設定檔比較好呢?

要問這個問題之前,或許你該先校正好你的螢幕顏色,避免立基點就有不準確的情況發生。


而我的螢幕已經透過硬體校正過,搭配EW2420的色彩設定,或許是最為恰當的,但是透過SPYDER所校正出來的色彩管理就是以sRGB為主,並且給螢幕服用的設定檔,所以並不適合再給非螢幕的軟體使用 (也就是:將SPYDER校正後的設定檔拿給PS、LR等軟體套用並不適合)


像我常常拿著單眼來拍照,機身上就有ADOBE RGB 跟 sRGB 兩種色彩設定可選擇。


(我相信許多相機的色彩預設值幾乎都是sRGB)


加上不少人的螢幕多採用預設值或者使用TN面板的螢幕,所以在色域的表現上多會受限,所以就算使用了色彩詮釋性更佳的ADOBE RGB,也可能只是徒勞的。


再更簡單的來說,螢幕的色彩對於常常需要修片的朋友來說,其實舉足輕重。不論你選擇了某Z、或某D的昂貴螢幕,或是選擇3K、4K的便宜LCD,都還是需要透過適當的色彩調整來校正你的螢幕,讓他盡量能夠貼近真實的RGB,才不至於出現太過誇張的畸形色彩或者沖洗照片時有嚴重色偏的情況發生。


我校正螢幕的設定檔就是為了看sRGB,能夠更貼近sRGB的色域表現。 (整篇文張的精華)


總結,螢幕也是一分錢一分貨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陸壹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