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邊講的閃燈 一律都是 外閃 並非內閃!



測光,決定了閃燈的使用情況

不論是平均、中央重點還是點測光 都會影響到閃燈出力的情況

見人說人話 見鬼說鬼話~想要拍出什麼照片 就必須先選擇對的測光模式

一般使用用矩陣測光就好了


模式

APSM 常見的就是這四種 光圈先決 快門先決 自動 以及 全手動

這邊有些模式會變成閃燈的限制條件

例如在大白天的使用A模式 配上 閃燈 拍出來的照片 過曝的機會會增加

在大白天用S 模式 配上 閃燈 發現照片不是過曝就是有明顯黑影

 

自動 +閃燈 (完全正常使用)

全手動 + 閃燈  此為進階操作...我太淺了 不知道怎麼用也不會講

建議先從光圈先決開始嘗試~

(大白天配上閃燈請開啟FP模式,什麼是FP? 請善用說明書與GOOGLE)



ISO

閃燈跟ISO的關係,ISO越高 閃燈的電力就越節省

室內可以從ISO400 或 800 開始嘗試



前廉同步

簡單解釋就是相機開始曝光的同時也打了閃燈 預設情況快門最慢只到1/60秒

 

後廉同步

也是簡單說 當相機快要曝光結束之前才打閃燈 快門越快越不覺得這功能的存在



BL(均衡補光)

就是...希望背景跟主體的曝光一樣



FP(高速同步)

因為快門套件是機械原理,最快都快不過光速,所以他會持續性出力(時間快於1/250秒)
適於用快門大於1/250秒,在低於1/250秒時出力會變低,此模式也較耗電些

 

FV

簡單說,就是鎖住當下的閃燈輸出量,可用於主體曝光正常但環境測光影響頗大的場合
再按一下就可解除FV                     (主體與相機之間的關係變動不多)



白平衡(WB)

拍照環境可能有五顏六色的光源,但閃燈的色溫都有支援機身的閃燈WB
可以選擇自動或者閃燈模式的白平衡就可以了


閃燈的配件

主要有三種,擴散版、柔光罩及濾色片,擴散版內建於閃燈上,其餘都是可拆裝的
只要使用擴散版及柔裝罩,閃燈的焦距則會變成最廣角。
如果都沒使用則會跟隨鏡頭變化焦段。

-----------------------------------

閃燈就是創造光影

而討喜的照片則會避開生硬的影子被你拍進去

如果想要多一點背景跟環境的光線氛圍

請把ISO 調高 或者 快門再放慢一些


如果是採用快門放慢一些,就可搭配後廉同步~原因是背景輕微的晃動沒關係

主體會因為後廉同步的關係不至於過度模糊


如果想要柔散的光線,請服用跳燈或者把光線打在反光板去反射


光會四處亂串,但是光有方向性

把光打在大面積的反射面上 雖然可能造成光的力量衰弱 但是更能融入整個環境

 

如果要直打光線到主體上 務必使用柔光罩(布)之類的配件 因為直打的光線會很強且硬


如果是拍人建議透過無線遙控閃燈從主體的45度角配上柔光配件來打光(或者跳燈)






暫時想到這些 就先打到這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陸壹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