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攝影書籍往往都會抱持著,如果我也能拍出這樣的照片才不會浪費了所投入的金錢與時間。但對於多數的情況來講,可能無法立即性的展現出預期的成果。
而單眼相機又是一個很自謔的坑洞,對於剛入門的朋友來說參數設定沒幾個看得懂,把轉盤轉到P模式所拍出來的照片跟一般DC來說相差不多,但卻又比自己轉到A、S、M好看多了。
這邊建議,要先搞清楚自己是否了解手上器材的可能與極限,然後就是要多拍多拍。
看一些攝影書籍(盡量用租借)或者網路上的作品分享,可以讓自己多多磨練構圖上的潛規則。
而對於好的照片當然會有一些要素存在:
第一、主體
每張照片都會有主體存在,不論他是人還是景,儘管主體占畫面的比例並沒有大小之分,但是一定要有個主體存在,至少也要有個精神上的主題。
第二、光源
如果主體是照片中的男主角,那光的來源與量,可稱是照片的女主角,但是這位女主角必須有專業的服裝師、美髮師、化妝師來襯托這張照片所需要的美,如果女主角越是天生麗質那就不太需要這些化妝師們的加持協助了,什麼是服裝師、化妝師、美髮師呢? 如果以相機上的設定來類比的話,大概就像是光圈、快門、ISO等會影響光與量的設定參數。這邊再提一個概念,一樣的場景與光源,如果進光量(快門)是不同的,則照片中所有的顏色也都會不一樣。
第三、構圖
在這個部分,構圖就像是身為導演的您,要在這有限的方形框框內,把男女主角以及配角們的位置安排妥善,要學習這個部分最快的方式就是大量瀏覽其他人的作品,模仿是最好的學習方法。
個人覺得只要好好的把握住這三點要素,勢必能夠拍攝出相當耐看、好看的作品。很多很棒的作品照片是可能是可遇不可求的,就像是當你在平地拍星空比起在合歡山上拍星空來說,在平地所拍攝的作品絕對會讓你覺得很挫折,或者去阿里山拍日出也絕對比你在自家屋頂上等著太陽升起還要精彩。
好的鏡頭(大光圈)配上強悍的機身(高ISO優勢)可能會讓人覺得這樣的組合所拍攝出來的作品一定很棒,這也算是很多人的迷失點之一。
小弟以為要拍攝出好的作品,在有限的學習方式之下,是需要源源不絕的熱誠來支撐著,其中也需要實際的行動力來配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