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撿到NIKON AIS 版本的 135mm F2.0
根據網路可查詢到的資料顯示,序號開頭2 為AIS 版本,1 則是K 與 AI 版本
AIS 版本發行時間為1981-2005,總共約為3萬3千隻。
下面兩隻左為AIS,右則為K 改原廠連動光藕就變成了 AI 版,而分辨K 與AI 版本最快最快的方式就是查序號!!!!
都是原廠鏡頭蓋,K (AI) 版的鏡頭蓋看起有質感 (金屬,有冰涼感~XD),但是在拆裝上就像是裝上保護鏡一樣都要用旋轉的方式,實在不太方便。
而AIS 版本的135mm F2.0 遮光罩就是比較長,遮光罩是內建的,裡面有使用消光效果的黑色絨布作為內裡可避免不該出現的光斑。
如果都把遮光罩都拉起來,AIS 版本也明顯比較高,就像是流川風一樣高 188公分。
K 版的景深刻度會標示於鏡身的黑色部分,對焦環的橡膠寬度則是跟 AIS 同樣為三格寬。
如果是AIS 版本的景深刻度,則會標示於銀色鏡環上。
由上往下看,就可以看到右邊的鏡頭蓋至少看起來就是爽度100%,外加MIJ 的字樣。
而在長度上,兩個版本的135/2 則是相差不多,這圖片因為鏡頭蓋的不一樣,所以好像略有差異,其實鏡長的部分相差真的很少。
接下來就是看屁股了,因為K 版也是改原廠套件,所以就跟AI 的屁股一樣嚕。
AI 版本會少一個凹槽,而你現在看到的那個U 型洞則是給有馬達的機身固定用,為什麼要固定? 因為這鏡頭就算有機身馬達也動不了~XD 。
AIS 版本就會多了一個凹槽,好像是給某些特定的底片機身使用,這部分我就沒有去追了,不過這點可以拿來判斷AI 與 AIS 的特徵之一。
接下來,我們就要來看鍍膜的部分,機身FUJI S5 PRO 採用標準的顏色,寬容度為400%,只有裁切。
右邊是AIS、左邊則為K (AI),有注意到透過簡陋檯燈已經可以看出兩顆鏡頭所反射出來的顏色有明顯不同。
而不同的角度所看的反射光線也代表著不同的鏡片。
而鍍膜的不同多半是為了改善色彩、進(透)光量、耀光、銳利度等等,以前或許使用的主流是底片,對於銳利度要求沒有現在這麼高,所以多半會偏向於改善照片的耀光、色彩、色階等為主。
而鍍膜的顏色目前沒有哪一種顏色才是最好,只有擁有過且用心體會過後才能知道哪一顆鏡頭適合自己,就算一樣的鍍膜技術搭配不一樣的鏡片結構也會有極大的差異。
因為擁有的時間還不長,在短時間內我可以體會到AIS 版本的 紫邊部分 比起K 版已經有所改善,但是遇到亮暗比過高的畫面,一樣紫給你看 (哈)。
左邊K (AI) 所反射光線的色階比右邊好一些,右邊AIS 的中心點光斑已經過曝沒有顏色資訊了。
目前對AIS 的評價無法給個肯定,但是在鏡片結構相同的情況下,剩下就是鍍膜上的感覺了,多使用一陣子或許能有更多的囉嗦話可以打上來給大家閒暇時度時間用。